<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索引号:07312/2018-29998 文号:株政发〔2018〕7号 统一登记号:ZZCR—2018—00006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公开范围:面向社会 信息时效期:2023-05-18
        签署日期: 登记日期:2018-05-18 所属机构: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法制办
        所属主题: 发文日期:2018-05-18 公开责任部门: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法制办

        文号:株政发〔2018〕7号 发文日期:2018-05-18

        ZZCR—2018—00006

        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人民政府文件

        株政发〔2018〕7号

        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株洲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局委办、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促进全市旅游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28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目标,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实施全域旅游为发展战略,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突出项目建设、品牌塑造、产品供给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旅游目的地功能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旅游业高质发展和融合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发展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坚持产业融合、统筹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将株洲建设成为海内外华人的祈福圣地和极具竞争力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市旅游业保持1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力争到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次数达到70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0%,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万人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1.全面推进全域旅游。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由传统景点旅游开发转向全域旅游发展。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产业定位,系统优化整合旅游资源,综合调动旅游要素,形成旅游发展合力,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文明素质,形成政府导演、企业主演、大众串演的良好氛围。创新规划理念,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支持炎陵县、醴陵市创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推进旅游治理体系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形象推广等职能,逐步完善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依法治旅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大力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采取转让、租赁、委托经营等方式积极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放开旅游市场准入,积极引进国内知名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机制灵活、发展能力强的旅游企业。力争2020年,全市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旅游企业8家,重点培育超亿元旅游企业2家。推进导游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导游注册制度,改革导游培训方式,健全导游保障体系,建立导游动态监督机制,使导游管理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法治化、市场化管理转变。强化行业自律,推进旅游协会和行业中介组织改革发展。

        3.强化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打造“旅游共同体”。按照全省“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四大板块、八条黄金旅游带”的总体格局,深化与长沙、湘潭等省内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积极融入长株潭和大湘东旅游板块,以旅游交通互通、旅游线路共推、旅游信息平台共建、市场监管互动为重点,构建统一、便捷、有序的区域旅游大市场。发挥高铁、高速优势,与湖北、江西、广西、广东等周边省市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扩大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区域、赣西旅游区、桂北旅游区在旅游方面的对话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合作,争取与国际知名城市缔结友好关系,扩大国际旅游交流规模,拓宽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

        4.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围绕“神农福地、动力之都”形象定位,统筹营销力量,提升营销手法,建立营销平台。把旅游目的地营销与城市形象宣传结合起来,加强行业统筹、部门统筹和上下统筹,整合各行业、各区县、各主体营销资源,进一步提升株洲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加强与大众媒体、专业媒体、网络、境内外旅游客商、旅游组织的合作,创新营销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升旅游宣传促销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搭建智慧旅游宣传平台、公共营销平台和节会营销平台,做精做优本地旅游节会,举办好炎帝文化旅游节、四季乡村旅游节、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旅游节庆活动,利用轨道交通峰会、瓷博会等商务会展精心策划宣传活动。制定地接和营销奖励政策,鼓励各级政府、旅游企业组织开展营销活动,扶持旅游社开设地接部或地接营销中心,提高做大做强旅游地接市场的积极性。着力扩大入境市场规模,加强主要客源地城市旅游推介,细分客源市场,突出客源地营销重点,加快培育会议会展旅游、自驾游自由行、老年旅游、青少年旅游等群体市场。

        5.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打造“互联网+旅游”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产业发展平台,积极融入“智慧株洲”建设,推进旅游商务、服务、政务信息化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共赢的协同效应。不断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快以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为主的旅游商务平台和以市场动态监管、统计监测、应急救援、投诉受理等为主的数字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和咨询服务。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力争全市无线信号无死角。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和企业,到2020年,全市星级饭店、A级景区、特色旅游商业街区、旅游集散中心等主要旅游服务场所免费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全市4A级以上景区全部建成智慧旅游景区。

        (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6.优化产品布局规划。按照“举炎帝旗,串五彩珠;谋都市篇,绘湘江画”的总体思路,以“产品互补、县市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为发展原则,构建“一极一路一带一区”的株洲旅游总体布局。“一极”就是以炎帝陵景区为核心,打造好炎帝陵祈福生态旅游核心极;“一路”就是依托黄金通道—湖南一号公路“平汝高速”,打造好“平汝高速自驾观光游精品线路”;“一带”就是以“一江两岸三岛四镇”为核心,打造好湘江(株洲段)文化旅游经济带;“一区”就是以云龙“中央都市旅游区”为核心,利用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旅游集散中心配套服务功能,打造好云龙文化旅游、休闲体验聚集区。

        7.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在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市民休闲度假需求。积极培育休闲旅游文化、挖掘休闲旅游资源、完善休闲服务功能,重点打造都市休闲、亲水休闲、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大力建设市民休闲基地。加强城市公园、广场绿地、休闲街区、城市绿道、湘江两岸休闲带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的休闲服务功能。对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工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有观光型产品,通过优化功能、增强服务设施、创新全新体验产品等方式,加快进行休闲化改造。积极发展体育、滑雪、低空飞行、温泉、疗养等特色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划建设交通便利、文化品位氛围突出、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餐饮娱乐消费集聚的休闲街区,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休闲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

        8.加快发展工业旅游。抢抓工业旅游黄金发展期的机遇,拓展新的旅游发展空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动力,推进旅游业融合发展。依托老工业基础、陶瓷艺术、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工业遗产等丰富的资源,进一步整合挖掘提升,以“一园两谷”为龙头,即以清水塘老工业基地为依托的特色工业遗址公园、以动力产业园区为依托的“株洲·中国动力谷”和以醴陵陶瓷产业园区为依托的“中国陶瓷谷”,打造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积极培育特色工业旅游品牌,注重“动力株洲”人文内涵挖掘,重点建设五大工业旅游功能区:一是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旅游区;二是泛万丰湖“株洲·中国动力谷”旅游区;三是芦淞航空游览工业旅游区;四是“中国陶瓷谷”工业旅游区;五是田心轨道交通工业旅游区。整合打造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工业旅游体验质量。

        9.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自然生态气候、特色民俗资源、特色农林产业等不同条件,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为契机,结合旅游扶贫、美丽乡村、特色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新型乡村生态旅游。注重多元化开发,因地制宜,突出差异,打造特色旅游商品专业村、民俗文化创意村、旅游扶贫示范村、3A级景区乡村、特色旅游小镇等类型丰富、特色明显的产品体系。积极引进精品民宿、乡村客栈、文创基地、乡村酒店、房车自驾营地等乡村旅游新兴态,鼓励发展特色观光农业园、葡萄酒庄、创意农庄等体验式农业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设施的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建设,建设环城市旅游农业休闲带,制定乡村旅游住宿、餐饮接待标准,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支持农业电商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增强国土、环保等意识,制定多规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生态良好保护。

        (三)加大旅游产品建设

        10.突出重点产品建设。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城市体验旅游为重点、以特色专项旅游为补充、以乡村休闲旅游为拓展,构建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旅游产品新格局,积极打造“两大主题、五大系列”旅游产品体系,两大主题和五大系列分别为:“祭祖祈福、休闲度假”两大特色主题和“古、绿、红、蓝、橙”五大特色旅游板块。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建设,开发祭祖、书院、古城镇文化旅游项目,重点推进炎帝陵景区、云阳山景区、南宋古城等产品建设。加大休闲度假产品建设,开发康体、养生、科考、娱乐休闲旅游项目,重点推进云峰湖度假区、神农谷景区、酒仙湖景区、神农城、湘江生态景区等产品建设。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开发集居住、养老、购物、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重点推进炎陵县中村乡、茶陵县卧龙村、醴陵市枫林镇、株洲县朱亭镇、天元区响水村、芦淞区白关镇、荷塘区仙庾镇、石峰区九郎山片区、株洲经开区云田镇等乡镇的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加大工业旅游产品建设,开发科普、体验、修学旅游项目,重点推进“中国陶瓷谷”、动力谷展示中心、汽车博览园、航空城、中国(湖南)工业博物馆等产品建设。加大红色旅游产品建设,开发教育、研学旅游项目,重点推进工农兵政府旧址、红军标语博物馆、李立三故居、耿传公祠等产品建设。

        11.大力实施品牌创建工程。积极推进精细化品牌建设,鼓励扶持旅游企业创品牌、提质量,通过品牌创建,进一步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创建一批国家高等级旅游景区,到2020年,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A级景区达到30个以上,其中炎帝陵创建成5A级国家景区,4A级景区达到8个。加快推进云峰湖创建国家级度假区,神农谷旅游区、酒埠江旅游区创建省级度假区,“株洲·中国动力谷”、“中国陶瓷谷”创建国家工业旅游基地。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加强引导、服务、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等品牌。推进“两型景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一批3A级以上等级景区称号的乡村。鼓励旅游企业争创质量奖和名牌产品,4A级以上等级景区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

        12.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创新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链条向差异化特色化纵深拓展。实施“旅游+”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领域,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休闲度假、养老健康、科普体验等大众旅游消费市场需求,探索开发商贸会展、低空游览、湘江游轮、康养旅游、研学修行、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新兴业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开发建设房车营地、自驾游基地、自行车骑行基地、户外露营基地,打造平汝高速株洲段自驾车黄金旅游线。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发展试点,重点策划炎陵县神农谷、攸县酒埠江、天元区汽车博览园等区域的房车营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培育建设房车营地6个,低空飞行营地3个。

        13.完善旅游产品要素。巩固和提升星级饭店软硬件水平,积极引进知名酒店及管理企业,吸引国内外品牌连锁酒店入驻株洲。推进旅游商品研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培育和支持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研发企业、生产基地,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纪念品,扶持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发展,完善旅游商品研发产销体系,提升旅游商品研发水平,鼓励本土工艺大师和民间能工巧匠大力研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丰富文化娱乐产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持传统手工艺的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建设。

        (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4.加快旅游交通建设。优化旅游交通体系,加大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力度,完善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支撑的交通通达系统。大力改善城市交通网络微循环,提升通往重点景区的干线公路网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推进旅游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新增、扩建停车场,完善交通沿线服务区、加油站、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桩、便利店等设施和功能,不断增强服务游客的能力。开通城区旅游公交专线和中心城区通往4A级景区的旅游专线,稳步增加旅游客运车辆数量,合理布局通往景区的客运线路,优化旅游客运车辆配置结构,全面提升全市通景交通系统通达能力。加快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全市自驾车营地建设规划和标准。

        15.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景区旅游解说方式,规范4A级及以上等级景区中英文双语标识。按照特色、美观、标准、实用的原则,在市内、国省主干线完善交通道路、旅游景点指示牌,在城市游客密集区、集散地、重要交通节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主要景区配置大、中型电子阅读屏,完善游客出行相关的宣传、交通导览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面、准确的交通导向等服务。在株洲经开区、武广新城建设集游客集散、信息咨询、接待、预订、旅游产品展示、投诉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在火车站、高铁站、汽车客运中心站等交通枢纽、旅游重点县区、重点景区配套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站或集散中心收客点,方便游客出行。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将厕所建设与管理作为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在旅游景区、交通服务区、加油站、旅游餐馆、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乡村旅游点等区域合理布局建设旅游厕所,完善公厕导向系统,提升服务档次,满足游客如厕需求。到2020年,旅游厕所新改建数量达160个。

        16.切实保障旅游安全。落实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职责以及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旅游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部门联动综合执法机制,构建高效的旅游安全防范和救援体系。加强旅游交通、餐饮食品、旅游消防、旅游治安、旅游场所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督检查,加强旅游景区安全防护、安全标志和消防设施建设。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汛期旅游、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完善旅游安全服务,加强从业人员旅游安全培训,督促落实旅行社从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防范和应急救助技能培训。

        17.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建立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秩序综合评价和督查督办制度、服务等级退出制度、旅游目的地警示制度、游客满意度调查和反馈制度。建立市、县市区两级旅游执法机构,配强配齐执法人员,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服务质量监管、违法行为查处信息共享和旅游投诉属地统一受理机制,提升旅游投诉综合受理水平。大力开展文明旅游行动,严厉打击和整治违规和不文明行为,推进旅游企业、导游队伍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不文明行为信息通报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旅游诚信企业创建工作,积极营造“守法经营、文明旅游”的服务环境。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在行业监督自律、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评定质量等级等方面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规范景区门票价格,严格落实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人、军人、残疾人等实行门票费用减免政策,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各类变相涨价行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市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市政府每年组织召开1-2次旅游工作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项目、重要改革、重大问题。坚持和完善全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旅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旅游工作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将旅游工作考核纳入市绩效考核范围,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二)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现有服务业资金中明确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并逐年适当提高比例。市直有关部门在安排中央、省和市促进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专项资金时,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和倾斜力度。进一步改进旅游投入方式,通过政府奖励、补助、贴息等形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有效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拟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十条办法的实施细则》,对创建国家高等级景区、国家高星级饭店、高星级旅行社,大力招徕外市游客、做热地接市场,大力推广旅游形象、开展多元营销的各级政府、旅游企业和投资主体加大奖励或补助。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配套出台相关奖励扶持政策。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鼓励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旅游企业扩大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景区门票收入质押担保等融资规模。

        (三)落实用地保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安排旅游用地,要将旅游业发展用地纳入年度用地计划,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优先保障市级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对符合条件的旅游重大项目,可依法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试点,优先予以支持。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宅基地闲置房屋、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探索利用荒山、荒地、废弃矿山等开发旅游项目。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为旅游配套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可按划拨方式供地。

        (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构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和引智借力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有计划的引进高素质的规划创意、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导游讲解等紧缺专门人才,选派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学习,实施优秀旅游企业家培养计划,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旅游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队伍。构建政府、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旅游人才协作机制。加强在职教育,推行旅游职业技能鉴定,逐步完成对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的分级分类培训。制定人才奖励机制和导游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导游合法权益。

         

         

        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人民政府

        2018年5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