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开展门店诚信等级评价工作
发布时间:2021-04-07 来源: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在城区创新开展临街门店城市管理诚信等级评价工作,通过对沿街商户等管理主体建立数据入库、等级评价、联合奖惩等管理措施,初步构建了城市管理“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完善信息数据,建立门店“身份证”。全市每月确定5条示范路段,按照“一店一档”要求进行统一编号,建立门店基础信息台账以及制作门店诚信等级评价手册,使每家门店都有一张自己的“身份证”。为搭建数据平台,每条示范路段都建立了一个“门店自治微信群”,成立门店自治委员会,由门店业主代表、社区志愿者、党员组成委员代表,每周与城管执法队员一起开展2-3次联合巡查,对于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现场督促整改。目前,城市五区共建立门店诚信自治委员会工作群15个,全市3250余家沿街商户纳入门店诚信管理信息库,成为“门店自治微信群”首批群成员,较好的实现了城市管理动态巡查、动态监督、动态管理。
匡定监管区域,明确门店“责任田”。在原先订立的“门前三包”市容环卫责任状的基础上,根据门店城市管理问题发生频次进行分类,进一步细化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在每个门店醒目位置公示“门前三包”市容环卫责任状,划定责任区域,明确监管范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建立诚信契约关系,要求每个门店加强门前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监管,不能出现违规出店经营、违规设置招店牌、乱扔乱倒等行为,对于他人在门店监管责任区域内的违规行为,比如流动摊担、乱扔垃圾、乱停车辆等,门店业主要积极劝阻,并主动向城市管理部门报告,切实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落实奖惩措施,发放门店“红黑牌”。根据城区临街门店诚信等级评价细则,市区城管部门依据日常巡查、媒体曝光以及市民投诉等信息,对门店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月评选出城市管理“最佳门店”、“优秀门店”、“良好门店”、“合格门店”以及“不合格门店”5个等级。同时,对“最佳门店”和“优秀门店”进行集中授牌,对“不合格门店”通过市城管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示,纳入城市管理领域的失信“黑名单”,并在城市管理领域其他方面受到限制。1-3月,全市共有29家城市管理“最佳门店”、62家“优秀门店”被授牌表彰,并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奖励。
下一步,将更加突出“以两头促中间”的作用,从6月份起,不仅要评选出城市管理“最佳门店”,还要评选出城市管理“最差门店”,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列为重点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门店。坚持由点带面,全面普及推广门店诚信建设工作,预计到2021年底,将覆盖50多条道路、6000多个门店,通过“一个门店影响一条街、一条街影响一个区、一个区影响一座城”,形成“共管、共治、共享”良好格局,实现社会治理高质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