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与垃圾打交道 他们是城市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20-02-09 来源: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疫情的发展揪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面对严峻的情势,面对每天1200多吨的生活垃圾、40多吨的餐厨垃圾以及每天十万只亟需处理的废弃口罩,是选择逃避还是勇往直前?奋战在垃圾处理一线的环卫工人们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他们是这个城市最可爱的人。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
张永红,垃圾焚烧发电厂总经理助理兼技术部经理,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不畏风险、主动请缨,真正做到了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防控期间,张永红每天坚守岗位,一方面全力以赴组织好生产,确保设备稳定,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带领工友们承担地磅、垃圾车辆、垃圾通道栈桥、卸料大厅等生产一线的消毒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渠道。
当防护口罩、消毒液市场面临断货时,张永红想尽办法,一方面与市、区两级主管部门联系,一面利用社会关系,到各大药房沟通协调,多方筹集,在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采购了1000个口罩、200副3M滤棉、250公斤次氯酸钠、24瓶84消毒液,加上城管局配送的400个口罩、10公斤84消毒液,为员工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保证疫情期间员工的伙食和饮食安全,张永红带领行政部严把食堂进口关,在市场基本都关门不营业的情况下,多渠道联系食原材,确保每天食堂都有充足、新鲜的食材和营养、可口的饭菜。公司在接到市城管部门“关于五区废弃口罩集中处理的通知”后,张永红立即组织实施,灵活安排,为五区的“废弃口罩收集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以地磅汇报值长、保安队指挥车辆,垃圾吊联动的方式,确保每一车废弃口罩到厂后,单独卸料,卸完马上投入焚烧炉燃烧,减少停留时间,切断扩散途径。考虑到司机朋友手部消毒需求,在地磅特意准备了75%酒精喷壶,给司机手部消毒提供便利……
刘铸,共产党员,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名普通职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刘铸的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大部分工人没有返工,原本两三个人的工作,现在只能是一个人在做;不仅如此,工作标准比平时要求更高,在这紧要关头,刘铸放弃春节休假,撇下怀孕6个月的妻子,勇做工厂“救火员”,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钻。一时之间,垃圾吊、渣吊、主厂房转动设备、环保设施维护、设备加油保养等等工作场景都闪现着刘铸忙碌的身影,他俨然像一名战士,在全厂的各个战场冲锋陷阵,抢时间、抢进度,甚至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同事们夸奖说,刘铸不愧是铸出来的,就像铁铸的陀螺转不死。同事们问他累不累,刘铸笑着回答说,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抗疫做贡献。
陈义红,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的一名收运司机,1月29日(正月初五)接到工厂紧急通知后,29日晚上连夜从伞铺乡下赶回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beat365官方_bat365手机版官网区,承担起进村车辆的消毒任务。为了确保收运车途经的桐梓坪村和餐厨厂防疫安全,陈师傅每天一早将装载有消毒喷雾机、消毒液的洒水车开到村口,对进村的收运车、污水车、工程车、村里的环卫车和员工通勤车和道路两旁的房屋逐一定点消毒,及时做好消毒防疫登记。
从大年初五到现在,陈师傅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在有限的防护措施条件下,利用简单的工具,每天认真严谨地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消毒和登记。陈师傅用行动守护着餐厨厂、桐梓坪村和新市村的安全,确保了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防疫期间的正常有序运行。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位奋战在垃圾处置一线的同志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冲锋在前。防控期间,处置生活垃圾16000余吨,处理餐厨垃圾600多吨,处理废弃口罩上百万只,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张永红调度生产,确保生产正常有序
刘铸上岗工作,一丝不苟
车辆消毒,陈义红认真仔细,毫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