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进小区 绿色环保入人心
发布时间:2020-01-03 来源: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去年12月份云龙示范区轴承厂新生活区的居民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尚同行,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一场引领全国的环保“新时尚”正向着全民“新习惯”转变。
轴承厂生活区作为全市首个按国家最新标准实施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运行半个多月以来,通过市城管局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多次现场指导,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在小区开展党员驻点宣讲、小区业主义务监督、大手拉小手等多项宣传实践活动,大多数小区居民已经从运行之初的了解分类,慢慢地学会分类,到现在能够做到主动分类。
每天上午6:30至9:00、下午17:00至20:30,是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之所以安排集中投放积分,一来是为了让大家在这个时间段里一起接受工作人员的指导,建立互相监督学习的机制,二来是为了帮助居民养成定时投放、分类投放的生活习惯,三是避免垃圾积存和爆棚,便于环卫公司及时清运,减少空气污染。“小区单元楼下的垃圾桶撤走后,门口就不再堆积垃圾了,空气也变得清新多了。现在每天吃完饭后就会顺手进行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麻烦,”小区7栋居民邹阿姨这样说。随着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小区居民逐步养成了分类的习惯,大多数家庭在家里就完成生活垃圾的前置分类工作,减少了二次分拣环节的工作量,不少居民分享了这项工作带来的好处,以前生活垃圾倒在楼栋垃圾桶里,经常出现异味,有时还会出现垃圾爆满,现在垃圾不仅不落地,整个小区路面上很难都看到垃圾。
同时据一线环卫工人介绍,实施这项工作以来,小区基本上很难看到垃圾掉在地上,只需要扫扫落叶就行了,减少了不少工作量。现在,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在95%左右,参与率80%,投放准确率约为60%。
如何把当下这项时尚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经常、更有效,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小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市城管局局长李晓彤在现场督导时给出了专业指导意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小区党员的带头表率作用,积极参与、走在前头;二是要抓好分类运输,坚决杜绝“混装运”等问题,强化日常监管;三是要广泛宣传发动,提升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区、街道、社区、小区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引导群众真正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四是要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在小区公布“红黑”榜的形式,对居民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比公示,并对优秀家庭进行奖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争优创先。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在总结提升该小区垃圾分类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云龙示范区计划在学林街道的三冲社区和香樟社区以及辖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窗口单位全面推行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