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城管之窗 > 县区动态

        芦淞区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改出城市管理新气象!

        发布时间:2018-12-12  来源:  作者:  字号【

        孟冬,阔步新时代的芦淞,马路整洁干净,绿树处处可见,车辆川流不息,新型建宁驿站投入使用,满脸笑容的人们从心底感受城市的美好!

         

        城市靓丽、生活美好的背后,是芦淞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落地生根带来的红利。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是,不必循俗。”芦淞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城市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满足百姓民生期待。


        一、细分环卫作业标段提高保洁质量
               没有乱停乱放的杂乱无序,没有占道经营的大声吆喝,每天洒水车定时冲洗,市容环境焕然一新的董家塅航空城片区,令附近居民、片区企业职工拍手称赞,“多亏了城管部门的治理,我们生活工作很舒心。”

         

               航空城作为新城,基础设施正在完善,随着入驻企业和员工的增多,对片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芦淞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适时启动第三轮环卫市场化项目,精确测出全区环卫保洁市场化面积为479万平方米,划分为4个清扫标段,其中将主次干道“牛皮癣”清理工作单独列为一个标段,共安排保洁人员1100余名,新添置各类环卫车辆设备163台,道路机械化清洗率超过80%,高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积极推行道路清扫保洁、护栏清洗、园林绿化带清理等作业为一体的全覆盖、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区环卫保洁市场化全覆盖的新突破。

               今年1至10月,该区已清理卫生死角7500余处,生活垃圾、绿化带垃圾等12万吨。


        二、实施“城管+”管控效果显着

         

              “您好,受芦淞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委托,就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提示……”日前,市民王先生因未经审批设置户外广告,收到了一张律师函,随即进行了整改。

               这是芦淞区推行“城管+律师”执法模式的缩影。今年启动司法衔接机制,聘请律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介入城管执法,一方面,对城管队员的执法进行现场指导,避免暴力执法;另一方面,向被执法对象宣传法律知识,督促其接受处罚。

              今年“律师驻队”后,共提出法律意见、建议30余条,随队现场执法6次,发出律师意见函8份,参与复议、诉讼案件5起,民事诉讼、暴力执法、暴力抗法数量显着减少。

             不仅如此,芦淞区还启动“城管+公安”模式,率先邀请交警进驻,开展联合执法,大家干活一起去,处理两条线,涉及城市管理的,城管队员按章处置,涉及社会治安的,民警现场处置,两者互相支援、互相配合,实了“1+1>2”的效果。

         

         

        三、设立城管奖励基金扮靓城市容颜


               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从来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复制,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更多的担当与智慧。

              今年3月,市政、绿化、拆违三个新转隶部门的机构、人员、职能,划入芦淞区城管局,其按照“重心下移、事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迅速理顺管理界面,科学界定任务,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处罚”向“源头管理服务”转变,建立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城市管理架构。

               随后,《芦淞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评比办法(2018版)》出台,设立了150万元区城市管理奖励基金,重奖重罚、重问重责,形成“计划—— 执行——监控——考核”的闭环城市管理链条,实现城市的科学化、动态式管理。

         

               改革激发出活力,活力转化为合力,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次铺开:全市首座新建环卫公厕——“建宁驿站”投用,辖区内35个厕所分别安排“所长”;今年已累计维修公厕约480座次,移栽、补栽苗木23万余株,维修破损人行道3830余平方米,清理流动摊点700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规范门店经营1800余家;将数字城管终端延伸到新转隶的各单位,前10月案卷整体结案率达到98.75%;提前完成年度拆控违任务,成功取缔25处非法砂场,清退非法占用土地167.94亩……

               紧跟新时代,把握新形势,彰显新作为。芦淞区政府副区长肖立志表示,将持续统筹推进城市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共治共管成效,让城市焕发生机与活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