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 城管之窗 > 县区动态

        芦淞城管局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纪实(上)

        发布时间:2016-12-30  来源:  作者:  字号【

        (来源 株洲日报 记者 刘毅 通讯员 唐璜)

           【核心阅读】

        闲庭漫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规范有序的市容秩序,整洁卫生的城市道路,文明有礼的市民群众,组成了一幅天蓝、地净、人和的美丽画卷。满眼风景,顿感清新自然、人美城新。

        晨曦中,人们来到公园、广场,或慢跑、或步行、或太极、或瑜伽,尽情享受着舒缓曼妙的生活;暮色下,流光溢彩的灯饰、悠然漫步的人群,勾画出一幅温馨浪漫的风景……

        市民说,芦淞变了!游客说,芦淞美了!

        城市在变,生活在变,生活因城市而精彩。而这份精彩,源于芦淞城管人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成果。

        芦淞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成宏指出,今年以来,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中心,围绕城管转型升级总体目标,真抓实干、一以贯之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全面持续综合整治下的芦淞大地,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核心商圈到社区旮旯,环境整治的飓风荡涤之下尘埃污垢尽除,区域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小标题】不畏压力 敢挑重担不怕难

        市容环境是城市的“面子”,是体现一座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特征。

        芦淞区是株洲的发祥地。作为老城区、商贸区、中心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城市管理等工作难度大。

        芦淞区商贸发达,作为全国知名的服饰交易市场,这里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交通秩序复杂,摩托车、啪啪车等肆意穿行,流动摊点、摊贩沿街叫卖。据统计,该区常住人口仅29.8万人,流动人口却达到30万人左右,管理难度大,给市容环境治理增添了不小难度。

        压力面前,芦淞城管人迎难而上。

        常抓集中整治。聚焦辖区市容管控的重、难点问题,有的放矢、着力攻坚。对火车站、芦淞市场群等重点区域采取多频次、多范围、多部门联合的巡查整治,对中心广场地下厅、合泰涵洞等难点区域实行驻点网格管理,确保城区重要窗口市容整洁。

        狠抓夜间治理。今年6月,芦淞城管局启动了夜间市容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无缝对接”式管理,将夜间市容巡查时间延长至零点,严格按照“严禁区、严控区、疏导区”的管辖要求,保持市容连贯高压态势。

        细抓规范管理。针对重点商贸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普遍问题与现有的城管执法力量分散、处置效果不佳的实际矛盾,芦淞区主动研判形势,调整管理模式,将中心城区划分为机关片、处罚片、北片、中心片和南片5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2个路面中队和1个机动中队,合理安排片区执法人员,优化人员配置,强化执法力量。

        对薄弱环节动真格,对重点区域“下猛药”,啃下硬骨头,打赢整治战,芦淞城管吹响进军号。他们正把这项工作落在实处,全速务实推进,做到整治一处、靓丽一处、巩固一处,真正让行动尽快变成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效。

        【小标题】直面问题 攻坚克难勇向前

        重责在身,必不敢懈怠;问题在前,必全力以赴。基础夯实,芦淞城管“攻坚拔寨”,一路凯歌。

        “您好,这里是人行道,不能摆摊,请您到指定地点经营,谢谢配合”、“老板,你这水果箱子都摆到马路上了,大家过身不方便,收一下吧”、“昨天不是说好了,不在人行道上摆摊,怎么又忘了”……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芦淞大街小巷重复上演。

        摊位乱摆乱放,历来是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芦淞也不例外。芦淞城管局创新思路,在有效解决城市“脸皮”与百姓“肚皮”的矛盾问题方面探索出疏堵结合新路子,一边严查乱象,对重点区域开展市容专项整治,一边组织对城区临时摊贩重新摸排,对辖区钟点市场、放心早餐点、夜宵摊位及其它摊点进行统计,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严禁区、严控区、疏导区”划分要求,进一步规范临时摊贩经营点。人性化执法,既保障了城区整洁有序,又让流动摊贩能挣钱养家糊口,使工作难题迅速转化为工作助力,饱受困扰的市容秩序难题迎刃而解。

        芦淞区人口达30万人,每天产生垃圾数百万吨,加上“牛皮癣”顽疾难治、渣土管理散乱无序,要搞好环卫工作同样困难重重。今年5月,芦淞城管局区投入660余万元,对城区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实行了市场化运作。将城区生活垃圾清运、生活垃圾二次转运和垃圾站点管理工作整体打包推向市场,引入第三方公司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环卫整体市场化水平,激发了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环卫保洁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同时,坚持渣土24小时巡查,重点抓好辖区内各社会路口及工地出入口渣土污染的处理控制,全面推行渣土运输洗车平台建设,杜绝污染源头。

        此外,针对重点、难点路段,芦淞城管局加大人力和机械化投入,强化环卫工人配备,增加机械清扫力度。其中,夜间机械化作业按照“一洒、二扫、三冲洗”的作业流程,不间断清洗,主干道实行每周七天“小循环”,次干道实行十天“小循环”,明确具体清洗路段和作业量,并采用GPS定位系统,严格追踪作业情况,清洗后的路面干净清新见本色。

        思路一开,前路坦荡。以创新激发动力,芦淞城管局还相继推出数字化监管、标准化考核等系列特色做法,破解了一大批城市管理难题,促进城市华丽蝶变。

        【小标题】队伍过硬 严考实督保常态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齐而劲足。

        芦淞城管认识到,在新常态下,要管理好一个城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必须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老百姓信得过的执法队伍。

        一方面,寓激励于考评,紧扣监管考核指挥棒。芦淞城管局完善奖罚机制,综合采取分组考评、交叉考评、空档应急考评、微信实时考评等形式,深化“区、街道、社区”三级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城市管理责任单位工作积极性。今年5月,重新修订区级城市管理考评办法,调整了街道乡镇一级考核排名模式,提高各城管责任单位考核排名奖罚额度,考核评比的科学性、透明性、能动性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寓严明于作风,增进城管队伍认可度。今年,芦淞城管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性教育强化队伍素质,率先在全市城管系统、芦淞区直机关以竞赛形式,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精神。尤其是从下半年开始,分批组织全体一线执法队员开展了军事化轮训,着力培养出令行禁止、文明有素、阳光高效的城管执法队伍,着力提升城管队伍整体形象。

        今天的事业是昨天的梦想,今天的理想是明天的辉煌。辛勤的汗水,默默的奉献,黄成宏表示,正着力完善市容市貌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序向规范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制图】数说芦淞城管“2016 

        1、开展各类集中整治400余次,登记保存各类违章占道经营物品共计1.2万余件,劝导教育2万余人次,取缔各类流动摊点8000余处,下达书面《限期整改通知书》7000余份,重新规范施划停车位约580个,拆除地锁47把。

        2、完成清扫保洁面积367.6万㎡;截止11月底,共清运城区生活垃圾近1.8万车,约8.4 万吨,实现了城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

        3、对自管34座公厕、8座垃圾中转站进行维护维修,及时对垃圾中转站维修614次、对公厕维修更换冲水阀、水龙头、洗手盆、下水软管、天花板、灯具达3564座次,增补和更换公厕导向牌10个、垃圾站禁烟标志牌8个。

        4、收到各类上报信息案卷18万余件,结案率超过99%